浅谈一个文学作家的理性素养 陈泽亮(安徽) |
浅谈一个文学作家的理性素养 陈泽亮(安徽) |
类别:文评 作者:陈泽亮 日期:2021/3/13 字体:
【小 中 大】 阅读: 次 |
|
编者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亮明观点,有理有据,引发思考,值得品味。 |
|
经常看到有不少所谓的知名作家给一些年轻作家的版书撰写序言。 说实在话,看过之后,我感觉有不少的序言还真写得不怎么样。 问题出在哪呢? 就是理性素养很差。 主要有三大表现: 一是没有思想。整篇序评下来几乎都是碎片化的原文拼装堆集,没有自己的立意。 二是没有思维。整篇序评下来几乎都是想到哪,扯到哪,没有自己的线索。这种现象在诗歌序评中尤为突出。在我看来,一个人能不能被称得上真正的作家,有一个很明显的标准,那就是让其写一篇诸如工作计划或工作总结之类的实用文就可判断其够不够格了。因为,一个真正的作家在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两个方面都应该成为广大读者的楷模。遗憾的是,许多人写一点诸如诗歌之类的形象东西还可以,反正不管其真假、不管其正歪、不管其好坏,一般人也看不明白。但是,我们从其所写出的序评中就可对其真正的水平略知一二了。 三是没有思路。整篇序评下来,我们找不到其所评述作品的精准切入点,看到的只是全面出击,泛泛而谈。读者看后,不但没有得到方法启迪,反而心里更加迷茫。 这种理性素养很差的现象在当今一些自称为作家的人身上广泛存在。 一个真正的文学作家在强化自己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还应提升哪些理性素养呢? 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理性素养急待提升。 一是视野上的贯通化。 文学是人学。 人学是综合性学科。 因此,这种贯通是多线条的。 可以是时间上的纵向贯通,也可是空间上的横向贯通,还可是学科上的融合贯通。 二是角度上的多元化。 我们既可从唯物史观来评述,也可从文明史观来评述,还可从现代史观来评述,又可从社会史观来评述,更可从全球史观来评述。 三是方法上的具象化。 就是对所评述作品有落实、落细、落小的糸列化解构方法。 作家的素养提升永远在路上。 写于二O二一年三月八日十八时零一分
|
|
上一篇作品: 行为、发现、变化 ——当代著名诗人作家高峰先生《油菜花》艺术探微 |
下一篇作品: 没有了  |
|
[访问 : 次][得分 :0 分] [级别 :暂无级别 ] 编辑:西苑清风
|
|
·网友评论:(显示最新3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 |
|
|
评分标准:初级作者:±1分,中级:±2分,高级:±3分,白银:±4分,黄金(钻石):±5分,具体作者级别介绍查看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网友不能对作品的作者使用带有人身攻击、辱骂、威胁的语言。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
作者信息 |
作者:陈泽亮 发表作品:136 篇 |
|
 |
|
|
|
诗歌搜索 |
|
|
|
最新作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