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手表的故事 |
|
类别:散文 作者:陈敬德 日期:2021/4/5 字体:
【小 中 大】 阅读: 次 |
|
编者按:一只手表记录了父亲的清廉故事,让人感动,给人以警示。建议把这块手表捐赠给廉洁博物馆去,并附上父亲的故事。 |
|
一只手表的故事 陈敬德 记得在我懂事的年龄,父亲手上就戴着一只表,亮铮铮的,在孩子的眼睛里,简直是太“剌髦”了。可是,到我上高中的时候,那表已失去昔日的光辉,渐渐地成了一只“破表”。停停修修, 修修停停,连父亲自己也记不清有多少回。那时,父亲的工资级别不算低,月薪80多元,在那低薪年代着实有点叫人眼馋。翻新一只当时时髦的“上海”表,应该说还是绰绰有余。可是,我怎么也弄不明白,父亲就是不换。 有一天,父亲又叫我去修表,我实在有点不耐烦了,憋在肚子里的话一下子没头没脑地全倒了出来:“爸爸,我不明白,这只破表的修理费已足够买只新表,你不换新,却把钱花在这个‘老牙货’身上,真是太不值得。” “破表?你可知,这可是警表。”父亲似乎不高兴,没好声没好气冲着我就嚷了起来。 “什么?金表?”我有点不解。 “不是金表,是警表。”怕我还没听懂,又补充一句,“警钟常鸣的警,懂吗?” “警表?真新鲜,我还是头一回听说呢。”我的惊呀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来来来,”父亲一边说一边从我手中要回那只表,示意我坐下说:“你没听说过,正好,我也打算抽时间要和你正式谈这事呢。” 于是,父亲郑重其事地讲起这表鲜为人知的故事。 “三反五反期间,有位李姓的干部,因贪污受贿数额巨大,锒铛入狱。处理赃物时,其中就有这只苏联表,虽然也是进口货,可不是什么名表。我考虑再三,特意将它买下。掌握时间只是一个方面,作为警表,时刻警惕自己,才是促使我当时下决心买下这表的真正动机。” 父亲讲着讲着,眼光凝滞了,语气也显得缓慢而又沉重,显然,已是深深地陷入往事的回忆。 “李犯后来判为极刑。常言道,‘马悔在前,人悔在后’。行刑的那天,在露天广场开万人大会,当台上宣布,押赴刑场,执行枪决时,李犯突然歇斯底里绝望地喊着:‘人财两空,人财两空啊!早知今日,何必当初!’那撕心裂肺的忏悔,至今还记忆犹新。后来,每当我邪念萌生的时候,见物如见人,李犯行刑前那绝望的样子就出现在我的面前,悔及当初的声音就在耳边回响。人最可悲的就是欲海难填,纵欲不羁。古往今来,除忠良遭陷外,仕途翻马皆因此,断头台上悔恨迟啊。德儿,日后你若从业便罢,若从政,前车之鉴切切不可忘!为父一生,生活节俭淡泊,为官清明廉洁。为的是什么?”父亲随即站了起来,把我拉到客厅,指着正面墙上一副对联说:“‘爱党爱国爱民,一身正气;不收不受不贪,两袖清风。’ 我撰写这副对联,作为座右铭挂在墙上,进出看在眼里,时刻记在心里,对自已不敢有一分钟的放松。德儿,你想想,共产党治理天下,有那一个贪官污吏侥幸逃过法律的惩罚?就连刘青山、张子善那么大的官那么大的功劳都不能幸免,以身试法只是死路一条。陈毅同志说得好,‘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何况我们跟共产党闹革命就是为人类求解放,为人民谋幸福,就是要惩治贪官污吏,有什么理由再去当贪官污吏呢?如果我对思想改造稍有放松不严格要求自已,某一天我成为李犯第二时,毁掉的不仅是我一个人,是全家,是我的子孙后代啊!对你们我要认真负起作父亲的责任。我没有遗产留给下人不为过,我若留个贪官污吏的父亲给你们,那才是罪该万死。古人说得好,如其遗产给后人不如遗德给子孙。实在是至理名言啊!” 说到这里,父亲像是完成一件大事似的,轻松而又自豪地说:“几十年来,我久居仕途,能自律如初,洁身自保,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只表时时为我敲响警钟。你说,这是不是警表?这就是我为什么花钱修表而不愿花钱换新表的原因,我是要让这只表永远传下去。” 忽然,父亲似有所悟,连忙说:“呵,也可以说是金表吧,比金表还珍贵呢!” 父亲这番道理,当时,我不以为然。因为我对政治不感兴趣,也从未想过将来要跻身仕途,为官之道,对我来说自然是毫无意义。不知是命运的捉弄,还是历史准备考验我,我偏偏走上了这条道。 后来我当了航运公司经理,虽不是什么官,但手中有权。适逢改革开放,经济繁荣,信仰危机,观念更新,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毫不夸张地说,你走到那里,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温床就在那里,比起父亲那个年代,涉及面及频率也不知要高出多少倍。可是,几十年来,我仍能像父亲那样“惊涛骇浪舟自稳”,没想到还真得益于这只表的故事和父亲的谆谆教诲。 父亲是因高血压而终。在一个平静的夜晚,父亲像是睡着了一样,走得那样从容又是那样匆忙,没有亲口交待什么就悄然地离开了我们。后来,在父亲专屉里发现一首诗和那只早已退役的表。父亲深知自己的病疾,朝人夕鬼随时发生,故有备而终遗诗为嘱。 诗曰: 遗产万贯恨无添,遗德子孙代代贤。 宦海沉舟因舸疾,风正无忧一帆悬。 泉台灵系阳间事,家祭无忘报儿廉。 惦儿身清魄难寝,不闻儿洁魂不潜。 父亲临终前,仍念念不忘教儿作人为官之理,舔犊情深,溢于言词。 那表作为计时器早已失去应用的价值,而作为“警世”器的价值却是永恒的。父亲视其为传家宝代代相传,不言而喻,是要廉洁的钟声永远在我们晚辈心中回荡。 父亲离我们久久而去已有十七年了。每年清明节上坟祭祀,依照乡风是要烧点纸钱,然而“随俗焚锞①纸,阴间值几文?”父亲向来思想豁朗,轻蔑习俗。故选“家祭无忘报儿廉”以述廉扫墓的方式来纪念他。实在难为父亲望子成龙,用心良苦,即使在九泉之下,也是“惦儿身清魄难寝,不闻儿洁魂不潜。”我不违父嘱,年年清明报“清明”,岁岁清明一身轻。 如今,我已退居乡里,恰似人生之舟驶进了平静的港湾,顺利地完成了我人生那段应该完成的航程,向党向人民终于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像父亲一样没给自己也没有给孩子们留下遣憾。 孩子们的人生之舟才刚刚起航,我期望他们像父亲期望我一样,在社会这个海洋里奋力拚搏驶向成功的彼岸。因此,我没有必要非到那一天才将这表连同这表的故事一同交给他们带上。 那年清明节,我再也没有在父亲坟前吟诵“清明廉歌”,而只是最后告慰父亲:“遵训不污墓碑洁,生死卧眠两相安。” 当我如释重负,一身轻松走出肃穆的陵园时,夕阳无限好,染红回归路。路旁翠柏摇曳,身后松涛阵阵,我知道那是父亲挥手相送伴随着爽朗的笑声,笑得是那样自在那样从容,那样慈祥,那样开心。注释:锞——用金铂作的金元宝。 二○○二年九月十日星期二
|
|
上一篇作品: 英国十日游(之四) |
下一篇作品: 没有了  |
|
[访问 : 次][得分 :0 分] [级别 :暂无级别 ] 编辑:西苑清风
|
|
·网友评论:(显示最新3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 |
|
|
评分标准:初级作者:±1分,中级:±2分,高级:±3分,白银:±4分,黄金(钻石):±5分,具体作者级别介绍查看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网友不能对作品的作者使用带有人身攻击、辱骂、威胁的语言。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
作者信息 |
作者:陈敬德 发表作品:51 篇 |
|
 |
|
|
|
诗歌搜索 |
|
|
|
最新作品 |
|
|
|